你经历过这种尴尬吗?花几十万做的品牌广告,转发量还没公司前台小妹的自拍高?去年青岛有家火锅店,开业三个月抖音粉丝不到500人,结果换了套玩法,现在每天排队等位两小时——秘密就在形象推广公关活动策划里。
(先别急着划走!我整理了20个公司实战案例,看完你也能成为品牌记忆点制造机)
第一步:找准品牌定位的七寸
去年接触过个做有机茶的顾客,张口就要"做中国星巴克"。结果市场调研发现,他们的核心顾客其实是40+养生党。这就是典型的定位偏差。新手常犯的三大错误:
- 盲目追热点:母婴品牌非要蹭元宇宙概念
- 自嗨式定位:把"匠心精神"当万能膏药
- 忽视竞品分析:隔壁老王都做亲子农场了你还死磕茶叶蛋
这里还有个黄金定位公式:
目标群体痛点 × 商品核心优势 ÷ 市场空白点 = 有效定位
例如网页3提到的山西醋企案例,把"百年古法"改造成"轻食伴侣",成功打进年轻白领市场。
视觉锤设计:让LOGO自己会说话
千万别信"换一个颜色就是升级"的鬼话!去年某连锁超市花80万改LOGO,结果新图标被吐槽像马桶刷。记住这三个视觉设计铁律:
- 色彩心理学:快餐用红色刺激食欲,金融用蓝色传递信任
- 符号记忆:美团袋鼠耳朵、蜜雪冰城雪王都是典型案例
- 动态延展:网页5说的AR互动LOGO,扫码能看品牌故事
有个冷知识:把LOGO做成微信表情包,传播效率能提高300%。试试在员工工牌、外卖包装甚至厕所提示牌上都印LOGO,这叫场景渗透法则。
活动类型选择:别在KTV里唱京剧
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工业设备厂搞汉服走秀,台下坐着的代理商全程懵逼。选活动类型要像相亲——看人下菜碟:
公司类型 | 推荐活动 | 避雷项目 |
---|---|---|
制造业 | 工厂开放日+技术研讨会 | 网红直播带货 |
快消品 | 快闪店+抖音挑战赛 | 行业论坛 |
服务业 | 顾客答谢会+公益联名 | 商品发布会 |
科技公司 | 黑客马拉松+白皮书发布会 | 明星代言 |
网页6提到的"路演+静态展"组合拳,特别适合机械设备类公司。有个做包装机的顾客,在10场行业展会搞"一分钟包装挑战赛",三个月签下23个代理商。
传播策略:让自来水变成海啸
去年有个血泪教训:某美妆品牌花20万找kol推广,结果发现80%粉丝是机器人。现在玩传播得学会这三招:
- 种子网民裂变:前100名消费者发探店视频返现50%
- 媒体矩阵搭建:公司号+员工号+合作伙伴号同步发声
- 舆情监控系统:用网页7说的工具监控全网关键词
记住这一个传播黄金比:
官方内容 : 网民UGC : 媒体报导 = 3 : 5 : 2
像网页2提到的母婴品牌案例,通过"百位素人妈妈vlog"企划,实现零广告服务费百万曝光。
预算分配: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
见过太多公司把80%预算砸在开幕式,结果后续传播没钱跟进。这里还有个四象限预算法:
- 基础搭建(40%):VI系统、官网优化、物料制作
- 核心活动(30%):主打活动的场地、流程、嘉宾
- 传播费用(20%):媒体合作、kol投放、流量推广
- 应急储备(10%):临时加场、危机公关、方案调整
特别提醒:网页4强调要单独留出5%做数据监测,不然就是瞎子摸象。
小编观点
干了七年品牌策划,最想告诉新手两件事:
- 持续性比爆款更为重要:与其赌一个百万级爆款,不如每月做三场小而美的活动
- 细节是魔鬼:签到台的鲜花摆放角度、嘉宾座次的灯光照射,这些才算是高端感的来源
- 敢做减法才算是高手:去年帮顾客砍掉70%的活动环节,反而创造了最高转化纪录
最后送大家个绝招:把每次活动的废料(例如签到墙碎片、嘉宾手写卡片)做成品牌记忆博物馆,这招让某文创品牌抖音账号涨粉10万+。记住,品牌建设不是短跑冲刺,而是带着镣铐跳华尔兹——既要规范动作,又要跳出自己的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