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网络安全应急预案
为了提升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能力,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舆论危机,支持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,形成网络舆情预警机制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意见,特制定本预案。
预案适用于处理可能对学校声誉、教学秩序、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网络舆情,或对师生生活、工作、学习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。
工作原则包括统一领导、预防为主、协同一致。确保全校教师做好预防工作,班主任协同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并协同处置。
成立校网络舆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负责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。小组包括组长、副组长及各室负责人、各班班主任。
处置程序分为研判预警、快速反应、分类处置、动态跟踪及总结评估。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与预警,并快速响应,按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。对动态跟踪舆情发展,评估处理效果,并总结经验,优化应急预案。
后续工作包括善后处理和总结分析,指导恢复正常秩序,总结经验教训,修订和完善预案。对失职行为者,将依据相关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或法律责任追究。
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怎么做
1.理解网络舆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:通过感知和预警网络事件的发展,减少负面影响,为有效引导舆论争取时间和空间。
2.避免过度依赖技术:从制度层面解决实际问题,确保舆情预警机制的有效性,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倾向性或群体性问题。
3.制定详尽的预案:根据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,建立详细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,以便在舆情变化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。
4.预测舆情走向:在理解舆情信息变化特征的基础上,分析态势并预测发展,以便及时预警并提供对策建议。
5.利用专业工具提升效率:例如,新浪舆情通提供的一站式舆情监测服务,能够帮助客户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。
重大突发舆情事件应急预案的特点是什么
重大突发舆情事件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及时性、灵活性和针对性。
1.及时性:应急预案必须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,以便立即响应和处理。这意味着预案的制定需要在事件发生之前完成,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能够立即采取行动。
2.灵活性:预案应具备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。在实际操作中,可能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、规模和影响进行调整,以最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。
3.针对性:应急预案必须针对可能发生的特定舆情事件而设计。不同的事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和资源分配,因此预案必须具体且具有针对性。